潜江荣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,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5%,绿色转型成效显著
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内涝、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我国 *** 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旨在通过建设生态、可持续的城市,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能力。潜江市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之一,近年来在雨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85%,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,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,拥有丰富的水资源。然而,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,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滞后,导致城市内涝、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潜江市积极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号召,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。
在建设过程中,潜江市以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为原则,通过实施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措施,有效提高了城市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能力。具体措施如下:
1. 优化城市绿地系统。潜江市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,增加城市绿地面积,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。同时,对现有绿地进行改造,提高其雨水吸纳、蓄渗能力。
2.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。潜江市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改造,提高其排水能力,减少城市内涝风险。同时,建设雨水调蓄设施,实现雨水的收集、净化和利用。
3. 推广透水铺装。潜江市在新建、改建道路、广场等场所,采用透水铺装材料,提高雨水渗透率,减少地表径流。
4. 建设雨水花园。潜江市在城市公园、居住区等场所建设雨水花园,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和利用。
5. 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。潜江市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,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。
经过不懈努力,潜江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85%,有效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。同时,城市内涝、排水不畅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。
潜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,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潜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:
1. 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。 *** 应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,确保海绵城市建设顺利推进。
2. 科学规划与设计。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与设计原则,充分考虑城市地形、水文、生态等因素。
3. 社会参与与公众宣传。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,同时加强公众宣传,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。
4. 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。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技术创新,推广应用先进技术,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水平。
总之,潜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 *** 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