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矶街道废弃宅基地变身“口袋农场”,盘活闲置土地300亩
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闲置土地。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闲置土地,提高土地利用率,成为各地 *** 关注的焦点。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周矶街道,一场废弃宅基地变身“口袋农场”的实践,不仅让闲置土地焕发了新生,还盘活了300亩土地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周矶街道位于罗田县东南部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。过去,由于交通不便、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,许多村庄出现了废弃宅基地。这些废弃宅基地长期闲置,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,还影响了村庄的整体形象。
为了盘活这些闲置土地,周矶街道积极探索创新,将废弃宅基地变身“口袋农场”。通过整合资源、优化布局,将300亩闲置土地改造成了集种植、养殖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场。
在改造过程中,周矶街道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,广泛征求村民意见,确保改造方案符合村民利益。同时,街道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,争取到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扶持。
“口袋农场”的建设,不仅让闲置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,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。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农场,通过种植、养殖等劳动,实现了增收致富。此外,农场还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,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
“口袋农场”的建设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改善了村庄环境。废弃宅基地经过改造,变得整洁有序,村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。同时,农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采用绿色种植、养殖技术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在“口袋农场”的带动下,周矶街道的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街道积极探索“农业+旅游”的发展模式,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,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。如今,周矶街道已成为周边地区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当然,“口袋农场”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。在改造过程中,周矶街道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。如土地流转、资金投入、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问题。但通过 *** 、企业、村民的共同努力,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
展望未来,周矶街道将继续推进“口袋农场”建设,进一步扩大规模,提高效益。同时,街道还将积极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模式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总之,周矶街道废弃宅基地变身“口袋农场”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更多闲置土地将焕发新生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


